Midjourney
官方網站 https://www.midjourney.com/home
什麼是Midjourney
起源
Midjourney 是一個獨立的研究實驗室,旨在拓展人類想像力,探索新的思維媒介。他們開發了一個生成式人工智慧程序和服務,類似於 OpenAI 的 DALL-E 和 Stability AI 的 Stable Diffusion。該平台於 2022 年 7 月 12 日進入公開測試階段,通過 Discord 機器人提供服務。用戶可以通過命令機器人並輸入提示來創建藝術作品,然後獲得一組四張圖像,可進行放大處理。Midjourney 的創始人 David Holz 表示,藝術家可以使用 Midjourney 快速原型化藝術概念,並在開始實際創作之前展示給客戶。廣告業也開始接受像 Midjourney、DALL-E 和 Stable Diffusion 這樣的 AI 工具,為定制廣告、特效和高效的電子商務廣告提供了新的機會。《經濟學人》和《Corriere della Sera》等出版物已使用這一程序創建封面和漫畫,但也引發了對藝術家工作機會的爭議。Midjourney 的圖像在數字藝術比賽中獲獎,引發了數字藝術家之間的辯論。Midjourney 每隔幾個月發布新的模型版本,第 6 版於 2023 年 12 月發布,從零開始訓練,支持更好的文本呈現和對提示的更字面的解讀。
作品範例
Midjourney的優缺點
Midjourney 是一款非常強大的AI繪圖工具,在AI藝術生成領域擁有廣泛的應用。相較於其他類似的工具,Midjourney 有以下幾項突出的優點:
- 高品質、細節豐富的圖像生成: Midjourney 能夠生成細節極為豐富、視覺效果出色的圖像。無論是寫實風格、抽象藝術,還是各種奇幻場景,Midjourney 都能勝任。
- 高度客製化: Midjourney 提供了豐富的參數調整選項,使用者可以透過調整這些參數來精細控制生成的圖像風格、色調、構圖等。這使得使用者能夠生成高度個性化的圖像。
- 強大的社群與擴充性: Midjourney 擁有龐大的使用者社群,使用者可以透過社群分享作品、交流經驗,並從中獲取靈感。此外,Midjourney 還支持各種擴充功能,例如插件、腳本等,進一步擴展了其功能性。
- 持續更新與優化: Midjourney 的開發團隊不斷對其進行更新和優化,以提升圖像生成效果、增加新功能。
相較於DALL-E,Midjourney 在以下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:
- 風格多樣性: Midjourney 在生成不同風格的圖像方面表現更加出色,能夠生成更具藝術性和創造性的作品。
- 社群互動: Midjourney 的社群氛圍更加活躍,使用者可以更方便地與其他使用者交流、學習。
然而,Midjourney 也存在一些缺點:
- 使用門檻較高: 相較於DALL-E,Midjourney 的使用介面相對複雜,需要一定的學習成本。
- 費用較高: Midjourney 的付費方案相對較貴,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可能有一定的經濟壓力。
Midjourney於產業上的應用
Midjourney 在產業上的應用非常廣泛,它不僅僅是一個藝術創作工具,更是一個具有革新性的生產力工具。以下是一些 Midjourney 在各個產業的具體應用:
設計產業
- 概念設計: Midjourney 可以快速生成各種概念設計圖,幫助設計師快速迭代和驗證設計想法。
- 視覺化: 將文字描述轉換為視覺形象,用於產品設計、UI/UX設計、建築設計等領域。
- 風格探索: 探索各種藝術風格,為設計提供靈感,並快速生成多種風格的設計方案。
影視產業
- 概念美術: 生成電影、動畫、遊戲中的概念美術圖,幫助視覺團隊快速搭建世界觀。
- 場景設計: 創造各種場景,從奇幻世界到未來都市,為視覺特效提供參考。
- 角色設計: 設計各種角色形象,包括人物、怪物等。
廣告行銷產業
- 廣告素材: 生成各種廣告圖片、海報、Banner 等,提高廣告的吸引力。
- 品牌形象: 建構品牌視覺形象,快速生成符合品牌調性的圖像。
- 社交媒體內容: 生成各種社交媒體圖文內容,增加互動性。
出版產業
- 書籍封面: 生成各種風格的書籍封面,提升書籍的吸引力。
- 插畫: 為書籍、雜誌等提供插畫,豐富內容。
教育產業
- 教學素材: 生成各種教學圖像,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知識。
- 科學研究: 協助科學家將抽象的概念視覺化。
其他產業
- 時尚產業: 設計服裝、配飾等。
- 室內設計: 設計室內空間。
- 產品包裝設計: 設計產品包裝。
Midjourney 的優勢
- 效率提升: 大幅縮短設計週期,提高工作效率。
- 創意激發: 提供無窮的創意靈感,突破設計瓶頸。
- 成本降低: 減少對專業設計師的依賴,降低設計成本。
- 客製化能力強: 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生成各種風格的圖像。
如何使用Midjourney
參考資料:https://riven.medium.com/midjourney-%E5%AE%8C%E6%95%B4-ai-%E7%B9%AA%E5%9C%96%E6%94%BB%E7%95%A5%E6%95%99%E5%AD%B8-4c724204a32a
Midjourney指令大全:常用指令一次掌握
以下是常見的Midjourney指令教學提供給想玩玩看這款軟體的你:
- /imagine: 使用提示生成圖像,也就是俗稱的AI算圖。
- /info: 查看有關你的帳戶以及任何排隊或正在運行的作業的信息。(PS:快速與輕鬆圖片剩餘量每月會重置。排隊作業最多可以同時排隊7個作業;運行作業最多可以同時運行3個作業)
- /settings: 查看和調整 Midjourney Bot 的設置。
- /ask: 獲得問題的答案。
- /blend: 將兩張圖像混合在一起。
- /describe: 根據上傳的圖像編寫四個示例提示。
- /fast: 切換至快速模式。
- /help: 顯示有關 Midjourney Bot 的有用基本訊息與提示。
- /stealth: 切換到隱身模式。
- /subscribe: 產生個人訂閱連結。
- /prefer option: 創建或管理自定義選項。
- /prefer option list: 查看當前自定義選項。
- /prefer suffix: 指定要添加到每個提示末尾的後綴。
- /show: 使用圖像作業 ID 在 Discord 中重新生成作業。
- /remix: 切換至圖片混合模式。
- /relax: 切換至放鬆模式。
以上Discord Midjourney 教學可以幫助你使用 Midjourney Bot 的各種功能,包括生成圖像、查看信息、調整設置以及管理自定義選項。
prompt
AI 繪圖Prompt整體來說有這個公式(或說是文法)
「主體 + 風格 + 渲染 + 參數」
第一個是主體,可以是很簡短的一個主詞,並加上形容詞,或是將你腦海中想像的場景完整描述出來。
比如說想要科幻感一點就能補上像是賽伯格(cyborg)、半機械化(semi-mechanized)、巨大的(Gigantic)。
那如果想要畫人物,就可以比如說動漫感的女角(Anime style, girl),加上貓耳朵(cat ears)、奇幻的眼睛(odd eyes)、左眼白瞳(left eye white)、右眼橘瞳(right eye orange)、一頭長髮(long hair)、再指定微捲(curly hair),並染個灰色(gray hair)搭個橘色內側挑染(yellow innter colore)。
加上像是打電動等正在發生的動作(playing computer games)諸如此類的細節,盡量交代清楚,就可以下圖打電動的動漫少女圖。

也要記得都用英文逗號,加上一半形空格來區隔開,並且是用英文(中文偶爾可行但不是那麼好用)。
主詞這邊有個隱藏小招,在名詞後面加上兩個冒號 :: 可以去更改權重,原本預設都是 1;可以去控制畫面物件的個別佔比。
object::1, object::5
然後一些關鍵字可以在畫面細節幫上忙,比如說粒子效果(particles)、液體(Liquid) 、煙霧(Smoke)之類。
或是正在發生的事情:爆炸(exploding)、破碎(broken)、故障(glitch)等等。

再來是風格的部分,這邊可以用上以前我們藝術課本學到的,像是文藝復興(Renaissance)、浮世繪(Ukiyo-e)、普普藝術(Pop Art)等等的經典風格。
或是一些歷史上有名文化和運動,超現實主義(Surrealism)、超寫實主義(Hyperrealism)或反烏托邦(Dystopia)。
而如果是想仿名人大師的作品,比如說想做建築,也可以放柯比意(Le Corbusier)、貝聿銘(Ieoh Ming Pei),或當代的隈研吾(Kengo Kuma)、伊東豊雄(Toyo Ito)。

或是你不想像是歷史課一樣那麼嚴肅,也可用自己喜歡的動漫或卡通關鍵字,像是新海誠(Shinkai Makoto)、宮崎駿(吉卜力工作室:Ghibli),或是寶可夢(Pokémon)也都很好用。

也可以是普遍能理解的動畫風格:皮克斯(Pixar)、夢工廠(Dreamworks)、迪士尼(Disney)。
更可以是遊戲畫面風格感,比如說曠野之息(用 Zelda 效率更好)、上古捲軸(Elder Scrolls;會有一堆龍)或英雄聯盟(League of Legends;拿來做造型立繪不錯)也行。

那除了風格以外,如何去渲染這張圖也是可以動的選擇,有個小技巧是加上使用的建模或設計軟體,也可以達到類似的渲染效果,像是虛幻引擎(Unreal Engine), C4D(Maxon Cinema 4D)。

或是有個做法也滿實用的,就是加上某個指定網站,用 trending on 加上 Dribble, Behance 或 Pixiv 等大型且行之有年的藝術與設計作品網站。(不過身為設計師,還是要提醒可以多關注 AI 對於智慧產權的議題。)
那如果是對於光和畫面質感比較要求的話,想要生成真實攝影感的照片,則可以用 photography 或 photoreal。
對攝影更講究一點的朋友,也能試試柔光(soft lights)和體積光(volumetric light)。
想要電影感一點的可以用高細節(high detail)、高品質(hyper quality)、電影鏡頭(cinematic shot)。